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2012年10月份进行了“2012年度北上广市民工作感受”民调,以分层随机抽样,电话访问了北京、上海、广州共1502位市民,旨在了解受访市民的工作感受。
本项民调将“北上广”作为一个整体范畴,主要介绍三大城市市民的工作感受,同时,着重分析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感受特点,按就业方式将受访者划分为“自谋事业者”人群,主要指私营个体业主、独立谋生的法律、会计等专业人士和文化艺术等自由职业者;“公职就职者”人群,主要指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医院、学校、科研院所等聘用和合同雇佣人员;在商业机构的就业人员,按产权划分为“国企就职者”、“外企就业者”和“民企就业者”人群,主要指国有、外资、民营企业雇佣人员;“非稳定就业者”人群,主要指散工、临时工、钟点工。
1、工作感受,市民满意多有下降。
“个人工作状况”市民感受仍较好,持“满意”或“比较满意”评价的人为48%,而不满者仅12%,另外40%的人认为“一般”;但较之2011年,满意感受下降了3个百分点(见图1)。
在满意感受方面,有三项指标的满意者都有减少,其中最为明显的是“上下级关系”,较去年减少了8个百分点;而从不满评价来看,“工作压力程度”评价不满者增加了5个百分点(见表1)。
2、工作状态感受,“公职就职者”满意升,“自谋事业者”显著下降。
对“个人工作状况”,党政事业单位的“公职就职者”感受最好,满意者达57%,比去年还增加6个百分点;相反,以私营业主、个体户、独立专业人士和自由职业者为主的“自谋事业者”,感受落差显著,满意者由去年的最多(63%)大幅降至今年最少;而在国企、外企、民企三类商业机构就业人员中,“外企就业者”满意感受下降最明显,较上年减少了10个百分点(见图2)。
具体来看,对“工作压力程度”、“上下级关系”的感受,“公职就职者”均较好,显示公职人员的职业压力明显要小于其他职业人员;而“自谋事业者”评价最为负面,对“工作压力程度”不满者明显多于满意者,表明今年特定的经济形势对这部分人员造成了更大的生存压力。调查也发现,“外企就业者”的工作压力感明显强于国企、民企,满意者少10个百分点以上(见表2)。
3、工作成效感受,“国企就职者”最不满。
在工作成效方面,“国企就职者”对“工作薪酬”、“加薪与升职机会”不满凸显,“加薪与升职机会”尤甚,不满者明显多于满意者7个百分点,是所有人群中唯一评价负面的。从趋势来看,“自谋事业者”对“工作薪酬”仍最满意,但满意水平较去年大幅减少了19个百分点。所有人群中,评价最好的仍是工作最稳定的“公职就职者”(见表3)。
4、“非稳定就业者”工作感受最差。
处于社会边缘的“非稳定就业者”,所有指标的满意水平最低,而不满最高,尤以“工作压力程度”为甚,不满者达35%,而满意者不足一成(见表4)。
概括而言,本年度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,对“北上广”市民工作感受影响显现,多项指标满意者均有减少,最为突出的是人们的工作压力感上升,职场内纵向关系紧张感增强。从不同就业人群来看,体制内的“公职就职者”影响甚微,工作感受仍显好,且继续提升;“自谋事业者”受冲击最大,工作感受下滑显著,工作压力感普遍上升,薪酬满意水平急剧下降。
调查与分析方法:
报告数据源自本中心2012年10月份进行的“2012年度北上广市民工作感受”民调。调查范围覆盖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大城市的传统老城区和已形成都市形态的新城区90%以上的街道及镇。总样本为1502位年龄满16周岁及以上的市民,各市样本量按调查范围内常住城镇人口比例配额。在95%的抽样置信度下,三大城市调查总体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2.5%。
调查采用电话访问法收集数据。抽样框以本中心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居民电话访问源码库”建立,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家庭电话号码为样本。调查中同时采用“最近生日法”,邀请被抽中家庭中生日最靠近访问当天的成年人接受电话访问,以确保样本的随机性。本次调查样本范围覆盖不同性别、年龄、职业、地段、受教育程度的市民,符合北京、上海、广州三大城市人口的性别、年龄基本特征。
调查由受访者对指标进行“满意”、“比较满意”、“一般”、“不太满意”、“不满意”的评价选择,并以满意度、不满意度进行评价特性分析。满意度为选择“满意”与“比较满意”的受访者比例之和;不满意度为选择“不太满意”和“不满意”的受访者比例之和。
本次报告着重分析不同就业方式人群的评价特点。就业方式划分依据:1、“自谋事业者”,主要指私营个体业主、独立谋生的法律、会计等专业人士和文化艺术等自由职业者;2、“公职就职者”,主要指党政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医院、学校、科研院所等聘用和合同雇佣人员;3、“国企就职者”,指国有企业雇佣人员;4、“外企就业者”,指外资企业雇佣人员;5、“民企就业者”,指民营企业雇佣人员;6、“非稳定就业者”,主要指散工、临时工、钟点工。
除了抽样误差之外,访问用语及实际操作均可能对民调结果产生影响,如加大误差或引起偏见。
具体抽样方法请参见本中心网站(www.c-por.org)上“我们的方法”;完整数据请查阅中心网站“数据库”。